近期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国有企业动作频繁,积极推行混合所有制以促进国企改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个老话题,此次强调与之前有何不同?有什么投资机会?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以擅长国企改制闻名业内,投资参与了中联重科、巨石集团、石药集团等国有企业的改制,经验丰富。他表示,以往在所有制层面突破,是在国企做的特别不好的时候,目前不少国企经营状况还不错,是主动积极去做。
赵令欢称,未来重点考察六类国企改制项目:包括医疗制药在内的健康服务行业,消费品和消费通路行业,包括类金融服务在内的现代服务业,文化传媒行业,装备和现代制造业,以及新能源、再生能源和环保行业。
所有制层面主动突破以提高国企效率
搜狐证券: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个老话题,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将发展混合所有制正式写入中央文件,此后,十六大、十七大均强调了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您觉得本次强调和前几次有何不同,国企改革会得到多大程度的推进?
赵令欢:我觉得首先是环境不同,这次再提混合所有制,是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系统顶层设计蓝图里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此前诸多教训经验后,新一届领导人总结过去,提出新的施政大纲,感觉这是想清楚后下的决心。
另外,以往我们做国企改制,都是国企做的不好的时候,国家把国企当做难题,大量的国有企业关停并转,大批国企职工下岗,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务院才下决心要在所有制层面突破。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目前有不少国企经营状况还不错。在仿佛表面上没有太大危机的时候去改制,主动去做,这是特别不同的一点。
同时我们也看到,竞争行业的国有企业,由于体制机制导致自身效率低下,限制了创造力发挥,与市场化企业的竞争力有一定差距,这些国企还对民营企业带来一定的挤压效果。因为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国家的有限资源实际上都首先倾斜于这些低效的、竞争力不强的国有企业,实际上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对国家整体经济肌理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国家肯定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健壮的孩子,不希望是被娇惯坏了不成器的孩子。
搜狐证券:目前不少地方政府都出台了文件要求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不少观点担心地方政府只是在走过场,从您的接触来看,国企改革会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推进?
赵令欢: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是当本地的国有企业改制后有了竞争力,赚了更多的钱,这才有能力去交更多的税。实际上,如果地方政府真正考虑地方经济的发展,应当热烈的拥抱欢迎混合所有制,利用这个机会抓紧突破改制发展,让企业有活力。挑战在于,实际上地方政府考虑可能更多,产生阻力。体制的设计真正出现效率、效益,可能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一个地方的领导人,我们特别希望他能重视长远的利益。
这次我们接触的一些地方政府,都把这当做一个很好的政策机会,积极参与,同时也在根据本地特色制定相关的落实政策。总体来讲,我没有看到太多的来自地方政策层面的阻力,主要是担心执行中的一些挑战。弘毅最近的一个项目是入股上海城投,帮助进行国企改制。从接触来看,上海市政府对混合所有制的推行十分积极。这个项目做的时候,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没有召开,就已经得到官方很大的支持。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出来后不久,上海市政府又出台了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最近又不断的有各种各样的动作。
我们也希望进入的力量能够更专业地协助企业做好改制,如果发生像有些地方官员所担心的,成了瓜分、猎食、甚至偷窃国资的机会,可能会因一些个别现象,引起对于政策的怀疑和误解,导致改革推进的停滞,把一个好好的时机给耽误掉了。
投资国企改制最关键看企业带头人
搜狐证券:十多年前,弘毅刚开始的项目就是做的国企改制,入股江苏玻璃帮助其最终改制,并以中国玻璃的名称在香港上市,后来还参与了中联重科、巨石集团、石药集团等国有企业改制,经验丰富,有哪些心得可以分享?
赵令欢:我们做投资,特别是国企改制这些项目,主要注重几个要点:首先,这个企业所处的产业是否与国家整体发展大势相顺应、相吻合,这个企业本身基础必须是健康的,我们称之为"事为先"。此外,还有一点是"人为重",最终投还是不投,取决于这个企业的带头人和他的团队。领导人很重要,这个人能不能把企业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把企业的利益放到个人利益之前,又有能力带队伍。一个能干的领导人,首先会建班子,然后会定战略,最后还会带队伍。所以最终投还是不投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这么一个领军人物。
另外,在现在中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条件下,管理层持股对国企改制之后或是实现混合之后的持续成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中国法制不健全,违法违规的成本还不够高,有些企业存在着受内部人员控制的情况。如何不让国有企业成为个人的钱袋子,不让个人损害公众利益,在制度设计上就必须坚持管理层持股,做关键决策、发挥重要作用的这个管理群体,其经济利益和社会影响力必须与企业的兴衰荣辱捆绑在一起。管理层持股是一种利益绑定机制。
搜狐证券: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入社会投资者,必会涉及到国有资产或国有股权定价问题,总有声音担心定价过低,在贱卖国有资产,这方面的问题您怎么看?
赵令欢:担心国资定价流失,这些论调不是中国独有的,也会一直存在,怎么做都会被认为有国有资产流失嫌疑。增加一分钱,可能不懂的人会说,是不是做价时做低了一分钱,没有人会想到恰恰这一分钱是由于改制创造出来的价值。我觉得衡量的准绳就是,操作的是否规范、专业、公开、透明。规范,就是要符合国家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专业,资产的定价其实并不是那么难,如今是有很多工具来进行定价的,上市公司有上市公司的方式,例如可以做可比,但是最终还是需要专业分析基础上的公允定价原则,买卖双方都可以接受。
十年前我们做国企改制时,整个社会对国有资产价值的认识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那时国家所认可的唯一准绳就是净资产,你的作价不能低于净资产。当时我们去看有些国企的净资产,三十年前买了什么机器,花了多少钱还记在账本上,但是那些机器可能连渣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了,因为要是报损会有问责体系,净资产不实。但是那个时候我们整体的发展水平,别的什么准绳都没发用,例如现金流量折现法discounted cash flow、比照法,都不行,那我们只好是净资产。现在比那时定价的专业性上进步很多了。
我们做投资的时候,对定价并不是特别敏感,因为定价的标准涉及过去发展情况,过去定高定低,跟我们没有太大关系,我们买的是未来,是以后这个企业能创造出来的价值。因此,我们很看重管理层对未来规划发展战略的设计,也很看重未来政策环境怎么样。所以这方面是会有个过程,以后会越来越好。
搜狐证券:有些垄断性企业体量过于庞大,搞混合所有制,社会资本进入后会有话语权吗?
赵令欢:我觉得有个观点必须强调,对于混合所有制,政策层面必须要做个界定,哪些行业和哪些企业不属于市场化的范畴,不属于可以混合的部分。有些国企因为国家政策使然而形成了天然垄断,有些是属于国家战略重要性产业,有些是因其公务服务性质属于政府职能使然。这些企业,在谈其管理和产权所有制的时候,应另当别论。它们究竟是企业,还是国家的一个行政部门,因为涉及国家资源,这是无法谈管理层持股的,也不能马上就实现混合所有制,再让他们与其他企业竞争。所以要界定清楚,把这些部分划分出去。竞争行业的国企,走混合所有制是必经之路、优化之路,能够实现国企从制度设计层面到底层建设层面产生较强的竞争力,但是对于国家重要性的军工、垄断行业、带有公益性质的公共事业,国有体制都是十分必要的,应该明确其保持国有独资的性质。
看好现代服务、环保新能源等六领域
搜狐证券:在这一轮国企改制中,弘毅重点关注的行业有哪些?有哪些在接洽?现在有不少人觉得可能还是过剩性行业的国企比较容易进入,弘毅会关注这样的领域吗?
赵令欢:根据我们自己对未来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研究和判断,结合此前积累的一些行业经验,首先,我们依旧会关注医疗、制药、医用器械,以及医院服务,我们统称为健康服务产业,我们最近成立了健康投资部,有更多的专家专攻这个行业。其次,关注消费品和消费通路行业,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以及不断的消费升级,这方面非常值得关注。第三,现代服务业行业,包括刚才所讲的健康服务,还包括类金融服务,例如现在的互联网金融。第四,文化传媒行业,现在老百姓越来越多的追求生活中的休闲娱乐。第五就是新能源、再生能源和环保行业。最后是我们之前做了很多,现在依旧看好的装备和现代制造业,在装备方面,除了之前投资的中联重科和中集集团这种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我们继续有兴趣外,还有就是环保设备、现代农业设备。
现在有很多在接洽,从来没停过。因为发展混合所有制是中央的号召,所以各地方政府、各个部委有不少看中我们的经验,希望有所合作的。
虽然过剩性行业的国企更急切的需要外面力量进入来帮助改变现状,这是事实,可能造成项目的机会多一些,但是如果不能搞好,我们也不敢进入。
搜狐证券:近期中石化率先表态,在油品销售板块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弘毅有没有进入的打算?
赵令欢:中石油、中石化我们一直有兴趣,这种大的央企我们始终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