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急管理服务网-“为卖而卖”的国企改革要不得
热点聚焦
联系我们
热点聚焦首页 > 热点聚焦
“为卖而卖”的国企改革要不得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3-05  浏览量:834  来自:金融时报

    中石化日前向民间资本伸出“橄榄枝”,打响了新一轮大型国企改革的第一炮。吹响了“集结号”的国企改革如何走下去,成为今年两会备受瞩目的热议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将在两会期间递交一份提案,建议设立包括第三方专业人员及职工代表等组成的国企改制评估委员会,作为“裁判员”观察、监督国企改制的全过程。显而易见,这一建议意在通过建立第三方监管机构,防范新一轮国企改革过程中潜在的利益输送或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不可否认,由于各种原因,在此前的国企改制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利益输送的个别现象,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和流失,妨碍了国企改革功效的发挥,扰乱了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为杜绝这一现象,在当前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的大潮中,国企在牵手民间资本的同时,要为确实需要退出的国有资本做好充分准备。 

  对于新一轮国企改革,尤其是竞争性国企按照“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方向推进股权多元化,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认识。股权多元化并非国有资产“售卖大餐”,国企改革的最终目的不在于企业产权配比形式上的“你多我少”,而是在引入社会资本的同时让各种资本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更好地激发企业活力,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简单的“为卖而卖”不可取,且更容易滋生利益输送。 

  为杜绝出现“为卖而卖”的国企改革,确保国有资本有序合理流动,必须从源头上抓起,有勇气向经济领域的腐败说“不”,彻底斩断利益链条。“人情社会”是中国传统的社会模式,这一模式移植到经济领域危害极大,基于“人情”和金钱基础上的利益输送,不仅会导致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本被贱卖,更为严重的是对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产生逆向推力。虽然“人情社会”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变,但是当前我国反腐败的大旗已高高举起,“老虎苍蝇一起打”,为斩断经济利益链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我们也看到,经历多年的改革开放,国有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母公司、子公司层层叠叠,情况十分复杂,需要相关各方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把各种渠道的腐败现象挡在门外。同时,要建立外部监管机构,监督国企改制的全过程,构筑起防范利益输送的“防火墙”。 

  为杜绝出现“为卖而卖”的国企改革,真正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必须对资产评估这一环节严格把关。在企业产权的转让中,最主要的“猫腻”就在于资产评估,客观、公正的资产评估在国企改制中至关重要。不论是国有资产虚估增值还是虚估减值,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国家都是最大的受损失者。通过人为手段,在资产评估环节对国有资产虚估减值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这一危害我们很容易理解,但是,我们也不能走进另一个“误区”,即国有资产虚估增值没有危害,甚至抱有由此实现国有资产增值的想法。实际上,由于价格虚高,国有资产虚估增值或将导致企业将其拥有的风险转嫁给社会,最终对国家经济带来不稳定隐患;或将导致无人接盘,难以盘活资产创造效益。 

  总之,我们必须要彻底摈弃“为卖而卖”的国企改革,才能在逐步迈向深水区的改革过程中,实现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的共同繁荣。 

关于我们 | 热点聚焦 | 新闻动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11 北京华信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1030193号-1  E_mail:putiyongxin@163.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21号   电话:010-84256997 邮编:10010